幾則關於注意力的觀察

觀察力

最近看到的一些影片跟自己調整做事方式巧妙的產生了一點關聯。

最近看了一個 Youtube 影片講他用一個超小的筆記本代替手機,平常滑手機的時間就取而代之的在筆記本上面寫些東西。主要的原因在於手機功能太多,即使它有很多極具生產力的工具(比如說筆記、日曆軟體),但就因為太豐富的功能導致使用時很容易分心作其他事情,而筆記本是一個不會跳出分心訊息,互動方式不多的記錄工具。

另外一個影片裡,小勞勃道尼跟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聯合訪問時提到諾蘭沒有社群網站的帳號,一般也只用電話跟當面溝通。小勞勃道尼對他的形容是「諾蘭的聯繫方式像是活在 1847 年」。但是少了這麼多高效的溝通工具,諾蘭有生產力低落嗎?那記憶拼圖、星際效應這樣的聚集大量思想的作品是怎麼形成的?

這幾個月把 Facebook, Twitter 跟其他社交軟體從手機移除了(只留了 Instagram 來發布照片),並且工作時嘗試著在番茄鐘休息五分鐘的時候也不看社群媒體,只去倒水、發呆跟看 Youtube 下雨或森林的 ASMR。確實覺得分心感少了很多,少掉了不同閱讀情境的跳躍,確實讓我更快了回到番茄鐘二十五分鐘的工作狀態。

最後是封面這張我拍下的照片,那是一張再平凡不過的照片了。電表、紅色信箱、白色柵欄以及些微擋住視線的綠色植物。這個普通的台北街道景色卻吸引了我的注意,最終按下快門。如果我在路上滑臉書,或許就沒有足夠擴張展開的注意力來察覺隨著街區而悄然變化的氛圍。

這些都關乎注意力。就是因為它的有限與珍貴,才引發了這麼多公司不擇手段與金錢設計了一個又一個佔據你注意力的平台。而意識到注意力的價值,才有機會慢慢的調整自己的步伐,找到合適的時機闔上那個噴發絢麗色彩的窗口,來重新觀察自己周遭的生活,或是重新思考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與它在自己內心知識網路的相對位置。

雖然我不是諾蘭,但我覺得他沒有用這些 “高效” 的生產力工具,就避開了那些令人分心的陷阱,並且更有時間進行深度的思考,我們才有幸可以看到這麼多令人省思的電影。

沒期待自己可以成為諾蘭,但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偶爾可以講出有趣話題的人 ☺️


讀者回函
讀完本文之後有什麼建議或回饋嗎?請按此在 Twitter 上面分享此文並且提及我,或是透過寄送電子郵件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