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did 補充資訊
上篇文章有提到這個專案的合作架構有點複雜,每次有人問我都要花很多時間解釋,寫在這裡讓以後我可以請大家直接看這篇短文。
這個專案的源頭其實是數位發展部發包的一個標案,並且由開拓文教基金會得標,而開拓文教基金內負責這個標案的參與成員大多來自於 DA0 社群。這個標案其實包含了許多專案,其中之一就是串接 W3C DIDs 與行動自然人憑證的驗證專案,也就是我參與的這個開源專案,但是我並沒有參與標案,這就是複雜的地方 😎
前面有提到我是受到 Ethereum Foundation 的邀請,接受了基金會的 Grant Program,這是因為基金會裡面有些熱心人士認為這樣去中心化身分識別與政府機關之間的整合機會是很罕見的,希望可以順利的透過開源並且符合公眾利益的方式達成。所以經過討論之後,基金會為這個專案提供的技術支援,而這個技術支援的方式就是透過 Grant Program 找一個合適參與這個專案的人來負責規劃與實作這個專案,而我就是因此參與這個專案。
所以在這個技術支援的框架下,我接受了基金會的 Grant Program 在這個專案提供技術支援,包含設計、規劃與開發專案,最終將源碼交給開拓文教基金會去完成這個標案。而我並不是獨自開發這個專案,還有其他幾個開發者也參與了前端開發、佈署等等工作,詳情請見 README 的 contributors 一節。
所以從我的角度來看,自己參與了一個開放源碼的專案,並且由 Ethereum 基金會提供獎助金。而我跟開拓文教基金會沒有合約關係,也沒有參與標案,僅是作為 Ethereum 基金會的一個獎助計畫參與者,對此計畫提供技術支援並且開發了一個開源專案。
這個獎助計畫在十二月底結束,而結束後在一月中旬時,數位發展部的豆泥問我有沒有興趣為接下來的數位皮夾草案提供為期半個月的技術可行性評估,在這個時候我才作為顧問的角色參與數位發展部的草案技術評估,此顧問工作也已經於一月底結束。
所以如果你聽到的資訊是 DA0 的 Noah 負責了此專案,那是正確的,Noah 在這個專案主要負責了大多數的協調工作、宣傳與交流活動。如果你又聽到 Ethereum 基金會贊助了這次開發工作,那也是對的,因為我作為技術支援參與了這個專案的規劃與開發。
希望這樣的解釋可以讓大家理解這個複雜的合作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