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 Chialin 聊到為什麼我喜歡《言葉之庭》以前的新海誠,或許是因為那個時期的他想要表達的事情很細微,甚至是大家都不太在乎的事情。像是小時候心裡的一些情愫,在那個時候沒有好好的理解,成長至今偶爾想起來時,還會被困在小時候的場景。
《言葉之庭》的青年喜歡上比起自己年長的異性,《秒速五公分》的小學生在還沒理解自己心意時,就與產生好感的對象分離到一個自己無法想像的異鄉,《雲的彼端》在訂下約定之後就從此音訊全無,直到成年。
這些事情長大後來看似乎都可以莞爾一笑來面對自己青澀的回憶,但小時候的自己對這件事情是完全無法理解,而心裡的感受與掙扎是那時一生中最震撼的回憶。
這幾天整理文章的時候又翻到對以前自己的評論:
這次我終於下定決心整理了自己所有在 blogger 與 medium 上面的文章。就跟實體的搬家一樣,這個過程總是雜亂又痛苦,但當拿起自己十幾年前無意間寫下的文章時,我討厭那個幼稚的自己,同時間又羨慕他可以那麼不在乎。
其實我自己小時候的疑惑,有些到現在也還沒答案,偶爾想起來,也不知道該用什麼心情面對。
而新海誠早期的電影就像是把小時候刻骨銘心的震撼與困惑,經過數年的沉澱之後又重新透過電影傳遞一般。而那些依然困惑的人,就會被這樣的細微心情給吸引並感動。
而《我的完美日常》則是另外一方面的感受,更像是思想經年累月的淬鍊之後,在每天日常生活的重複洗禮下,找出了那條平凡、單調,但又無比美麗的路徑,引領著自己在這條小徑上面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之處,即使偶爾想起過往的回憶會忍不住地落淚,但是回到那個周而復始的生活當中後,還是能夠打起精神,持續在每日生活當中察覺那些美好部分。
新海誠的困惑,相對於文·溫德斯的堅定是個很有趣的對比。前者困在小時候的情愫,無法解釋的狀況下,透過超越細節的場景敘述將觀眾投射到了他所構築的想像世界,與觀眾分享了他的困惑。而文·溫德斯則是堅定地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但同時也展現自己的困惑之處。
不管是疑問或是答案,那都是探索的一種,他們都已經在屬於自己的回答上走的夠遠了。我也經常在回答屬於自己的疑惑,每次下決定時總是不知道這樣的決策是好是壞。
到頭來,或許根本沒有所謂好壞,那就只是一條持續向前的路,每次的疑問與答案之間都是在一次次的重新定義自己,好好地打磨刻畫成自己想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