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在牆上用紙膠帶貼上畫框已經好一陣子了。
最近早上很常聽《Jazz Impressions of Japan》專輯的《Fujiyama》,這首歌帶點寧靜悠揚,很適合從睡醒還在嘗試咀嚼夢中的訊息時,在沖咖啡時讓香氣與音樂慢慢的梳理自己到可以整理思緒的狀態。
坐在沙發上,抬頭就是這個畫框。
一直在想該填補些什麼。想說應該是要可以跟自己有所連結的事情,前陣子在咖啡館看到了一張宣傳在吉祥寺的小型畫展的明信片廣告也去看了一下,但也沒找到適合的作品。說到底我也不知道什麼才適合,似乎在真的掛上一幅畫之前,都很難下定決心。
直到九月份到來,過去的我在行事曆上提醒自己要去看銀座靖山画廊的個人畫展。
那時剛來日本沒多久,因為去參觀 SOMPO 美術館的《花瓶裡的十四朵向日葵》梵谷畫作,卻意外看到藝術家石神雄介的作品《星を見た日》,一路把我帶回小時候看到滿天螢火蟲、猶如閃爍的銀河般的場景。印象太深刻的關係,我在 ArtSticker 網站 分享了這段有趣的體驗,這也才知道石神雄介在九月份的個人畫展。
在畫廊時很幸運地遇到了石神雄介本人,很驚訝也很開心他還記得我的留言。跟藝術家有機會可以當面交流想法真的是很珍貴的機會。一直覺得藝術家想要訴說的事透過作品傳達時,會根據觀眾自身的經驗用一種不同的形式被接收到,而更多的是畫作觸動了觀眾自己的回憶或想法。《星を見た日》描繪了躺在車上看流星雨的場景,但卻帶領我穿越到小時候,想起我和哥哥小時候看到宛如銀河般成千上萬螢火蟲的回憶。
而藝術家描繪出來的情境,跟觀眾所感受所帶出來的回憶,就像夢境一樣的影像互相交疊融合,在展覽的空間才形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觀展體驗。有趣的是當跟藝術家交流這些想法時,說不定我們所談及到對於一件事情不同面向的看法,都有機會成為我們各自的人生中未來創作的作品。
關於牆上的那個畫框,最終也可以替換成了適合的模樣。夜裡暈開的光點就像是小時候看到的景色,但遠方被照亮的山勢、車尾紅色燈光被拉長的軌跡,這些沒有在記憶中出現的片段,卻就像夢境一樣,光怪陸離又合情合理的交融在一起。
它就像扇窗戶一樣,但望出去看到的卻是一個跨越時空脈絡所連結起來的夢境。小時候的我、長大的我,還有我所遇到的各種人事物,都在這個夢境裡面交織著。
這是畫作《追憶の宮殿(瞬く大気)》,來自藝術家石神雄介。